学刊萃华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09-02-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鲁迅不是革命家吗?

  陈占彪在《理论导刊》2009年第1期撰文指出,无论是对鲁迅来说,还是对时人来说,鲁迅的身份更多的是一个“斗士”(或者说“革命家”、“战士”、“知识分子”),而不是文学家。从鲁迅的思想历程来说,他起初是相信文艺有扭转乾坤的伟力,但在血腥的现实面前碰壁后,他反省并放弃文艺改造社会的原初理想,转而倾向一种激进的、暴力的武力革命,追求一种实际的、有效的最终解决手段。从鲁迅革命观来看,他是一个名副其实、当之无愧、不必讳言的“革命家”。我们今天在反思鲁迅、“拨乱反正”的同时,也要谨防“矫枉过正”。

  曲高未必和寡,源远还须流长——昆曲青春版《牡丹亭》高校巡演之意义

  邹红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撰文指出,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在海内外高校巡演可谓近年来一道特殊的文化景观,也是一个值得思考、探究的文化现象。青春版《牡丹亭》在青年大学生中广受欢迎,可由制作者在古典与现代之间寻求到一个最佳结合点进行解释。而其高校巡演之意义,则在于吸引、培养年轻观众以重振昆曲,同时还可为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大学生们萌发一种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苏轼的“枯淡”论研究——兼论“东坡和陶诗”的文化史意义

  高云鹏在《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撰文指出,苏轼对“平淡”风格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他对陶渊明诗歌“枯淡”美的批评上。“枯淡”风格的形成是一个“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过程,体现在陶渊明的诗歌中就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的美学效果。从“枯淡”风格出发,苏轼发现了柳宗元、韦应物诗风与陶渊明“同源”,并做出了“柳在韦上”的判断。苏轼还创作了大量的“和陶诗”,这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

  宋儒处理儒、佛关系的策略——叶适的一个检讨

  李承贵在《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撰文指出,今人研判宋儒对佛教的态度不外三种:一是排佛,二是吸佛,三是表面上排佛、背地里吸佛。而叶适认为,宋儒的佛教态度实际上也是一种处理佛教与儒学关系问题的策略,它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望而非之”、“尽用其学”、“以其意立言”。叶适对宋儒处理儒佛关系策略的检讨不仅展示了自己思想观念的独特性、健康性和智慧性,而且为理解周孔以后的儒学纯正性、宋儒在整合儒佛关系中的作用及限度、儒学与佛教在宋代新儒学中结合的形式和程度等重大学术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张书慧 辑)